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家:配额制对清洁能源发展是大利好

[ 发布日期:2018-11-14 17:14:04 点击:1621 次 ]
  据报告,版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近日已上报务院。早在2014年8月《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试行)》就已经在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讨论并原则通过,此后能源局向各部委、地方政府和电网征求意见并修订。根据部分省份反映新能源配额比例要求太高完不成,终版办法数据有相应调整,指导思路是“高于能源规划,又不会让大家够不着”,激励和惩罚措施将参考节能减排和碳交易等办法,正式文件预计在电改方案出炉后推出。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将以法律形式保障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量化发展目标。参考外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消费者每年必须消费定额度的绿色电力,未能完成的必须向支付定的费用。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实施可保证我新能源的投运和消纳,有助于我新能源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什么是配额制政策?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政策,是指个或地区用法律形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做出强制性规定。在地区电力建设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需占有定的比例,与配额比例相当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可在各地区(各电网)间交易,以解决地区间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差异。
  按照《考核办法》,将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纳入配额制考核范围,具体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技术,具备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是前3项。
  根据方案,计入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包括:本地区生产并消费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从区域外输入电量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本地区可计量的自发自用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向其他区域输送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计入受地区,不再计入送地区。
  新政策将有哪些亮点?
  配额指标整体提高
  在方案初稿中,被分为4类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指标地区,标准为1%,为15%。而《考核办法》则予以整体提高,并将不同省、市、区按地理位置,划分为6个区域,明确了各省、市、区在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的基本指标和先进指标。
  责任主体多元
  根据《考核办法》,各省政府和及省电网企业共同承担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的责任。
  地方政府承担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的行政管理责任。电网企业对所属省电网企业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承担导责任。各主要可再生能源电力经营企业按项目所在省人民政府的要求,承担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投资的责任,履行高进行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的义务。
  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对权益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发电投资企业(集团)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投资和生产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并按年度公布监测评价报告。
  完不成目标将挨罚
  《考核办法》将提出严格的监管要求。对在考核期未达到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基本指标或在年度中进展明显滞后的省、市、区,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可采取暂停下达或减少其化石能源电力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等措施,有调整有关地区的能源结构。未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基本指标的省、市、区及所隶属的电网企业应向务院作出门报告。
  对于在考核期超过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基本指标的省、市、区,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在对其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进行考核时,将超过基本指标部分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的电力消费量等价值折算成节能量,不计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限额。
  实施后有何裨益?
  保障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
  配额制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生产和市场保障。
  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电价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引入配额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规定为电力公司的法定义务,保障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此外,我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小,需求不明确,造成可再生能源设备生产企业、电力生产企业、金融机构对市场信心不足,无法对市场扩展做出可靠预测,各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够重视,鼓励政策不足。配额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清晰的市场目标,给市场信心,让企业敢于扩大生产、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新能源的装机量和并网将得到保障,也可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公司投资这域。
  配额制还将带来消纳方式的转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生产投资,以往主要依靠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政府和电网企业的责任转变,这些机构将主动要求企业多发可再生能源电力,协助他们完成当地的指标,这将促进各地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加速上马。
  体现可再生能源的外部价值
  目前,可再生能源电力对环境的贡献无法从价格上清晰体现。超标排放化石燃料电厂虽被征收排污费,但达标排放的化石燃料电厂却不收取费用。而常规化石能源发电厂被征收的排污费远小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因此,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在不公平的市场中竞争。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即通过法律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将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的环境益从经济利益上体现出来。
  促进资源和资金的合理分配
  配额制常常与绿色证书交易系统相结合使用。
  在配额制基础上,政府对责任主体所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或电量消费进行核准,并颁发相应的绿色证书。未能完成配额的责任主体可以购买超额完成配额责任主体多余的绿色证书,来弥补其应尽的配额责任。此举可促进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的开发和资源、资金的合理分配,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的可再生资源可以得到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为了完成配额,可以向西部购买绿色证书。这样来,西部发展可再生能源所需要的增量成本可以分摊到东部地区。
  具有良好的环境益和社会益
  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能够带来较高的环境益。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将推动污染减排,有益公众健康。同时,还可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来可观的社会益。
  可再生能源制出台后的影响:
  从中西部情况来看,短期将加快当地省份可再生能源的投运和电网的消纳,提振当地的装机规模。利好风电运营,可再生能源制将提升风电场的并网率和利用小时数,利好风电运营企业当期运营业绩的提升。从长期来看,仅有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还不够,可再生能源制的顺利完成还依赖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中西部省份的电力消纳快达到瓶颈期,根据我们调研的数据,甘肃、宁夏等地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已达到其每天用电负荷。高压建设周期在年半以上,为确保可再生能源配额目标的顺利完成,近期外送通道别是高压线路的核准预计在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出台后将加快。
  从东部情况来看,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带动作用明显。东部省份天然适合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不过2014年除山东、江苏、浙江等少数省份制定了积的分布式相关扶持政策外,其余省份分布式扶持力度并不大,而2014年的实际完成情况更是低于预期。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出台后,东部省份是能源消耗大省,对可再生能源有更大的需求,分布式光伏将成为主要的发展形式。后续预计东部各省对分布式电站的态度将转为积,将加大分布式电站的扶持力度。
相关推荐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