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地面种菌 棚顶发电 这个创意值大钱

[ 发布日期:2018-11-15 16:12:07 点击:1639 次 ]
  “屋顶电站”我们听说过不少,就是在自家屋顶上建个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既能自家用,又能卖给电网。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又搞了新创意,利用食用菌农业大棚区,创建个地面式光伏电站,大棚下面养殖食用菌,上面建设光伏电站。
  这个光伏电站位于武义县壶山街道上头村的食用菌农业大棚区,空中俯瞰该光伏电站,型状就像只展翅翱翔的巨型飞机,非常壮观。
  这个食用菌基地的大棚顶部净面积约为 60000平方米,安装了18889块峰值功率为270瓦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经逆变、升压,以10千伏线接入变电所的并网方式,接入电网系统。
  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总装机容量5100千瓦,占地面积约100亩。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700吨,减排二氧化碳3000吨。
光伏扶贫
  有人问,投入这么大,能回来吗?
  记者请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徐世明算了笔账。光伏电站发的电部上网,收购价格(包括补贴)大约是1.1元/千瓦时,这样每年就有550万元卖电收入,8年不到就可以收回成本了。而理论上,套光伏设备的使用寿命有25年,所以总体来看,收益还是不错的。
光伏发电
  也有人担心,在食用菌大棚顶上铺设这么多东西,会不会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影响?
  农业家介绍,般食用菌的生长不需要直射阳光,有部分需要散射光,比如平菇、草菇、香菇等,而金针菇、姬菇、双孢菇则只要微弱的光线即可。所以利用大棚顶部空间建设光伏电站,不仅不会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而且在遇到自然灾害时,还有抗风抗雪的保护功能。
  徐世明认为,这个菌光互补项目建成投运,建立了农业生产和光伏发电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既增进了节能减排,又较好地解决了发展新能源和大量占用土地的矛盾,可以说是实现社会益、经济益和环境益的共赢。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该项目顺利投运,网武义县供电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多次组织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积与上部门沟通,解决用户实际困难,并门投资260余万元,从110千伏壶山变电站新建了回长5.93千米的10千伏线,满足了大族光伏电站电源送出需求。
相关推荐

扫一扫,关注我们